《正法之門 至高佛書 正法光明》 正確的知見是修行學佛過程中,最重要的基礎之一,根基必須穩如泰山,才能抵擋當今末法時期,有如排山倒海而來的邪知邪見。就如同打了預防針一般,讓每個佛弟子皆能不受病毒纏身,讓一切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能符合 佛陀的教戒,成為真正的修行人。
《多杰羌佛第三世》正法寶典 《藉心經說真諦》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說法《學佛》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義》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什麼叫修行》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了義經》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世法哲言》 《入法門論》 《子必依論》 《成道必修定觀法》 《戒律論略釋》 《般若實相論》 DHARMA THAT EVERY BUDDHIST MUST FOLLOW《子必依論 英文版》 《佛法精髓》 正《達摩祖師論》 《菩提道次第略論》

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國畫作品《鷹蛇鬥》承載的東西方文化寓意,喚醒悲憫之心,參透六道眾生的艱難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國畫作品《鷹蛇鬥》承載的東西方文化寓意,喚醒悲憫之心,參透六道眾生的艱難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國畫作品《鷹蛇鬥》承載的東西方文化寓意,喚醒悲憫之心,參透六道眾生的艱難

一聲尖利的嘶鳴,黑色幽靈一般的蒼鷹,帶著死亡的恐怖突然從天而降。一條在古木上游走的白花蛇,還沒來得及反應,蒼鷹犀利的雙爪早已深深刺入它的腹部,蛇本能地掙扎扭曲,渾身上下早已經慘不忍睹……鷹與蛇對視著,它們的眼睛中充滿著無端的怒火與死亡的恐怖,鷹張著嘴發出兇殘的吼叫;蛇也張著嘴,撕裂的身體痛得它肝腸寸斷。一場鷹蛇相搏的慘烈場面,使人不寒而慄、驚心動魄。

這是國畫作品《鷹蛇鬥》所展示的一個真實場景。觀畫後,在震撼之餘,不禁令人思忖其畫面的內在寓意。

西方哲學家尼采,曾把鷹與蛇這兩種動物,作為特定的藝術形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他把傲視一切的蒼鷹,設計為理智與精神的化身;讓蛇這個生活在晦暗地帶的生靈,充當為欲望的象徵。在他看來,精神和欲望是不可相互詆毀的,它們雖相互對立卻也相互依存,精神通過物質來與現實接軌,而物質則通過精神提升自身的價值。

若以尼采的理論解讀人類的文明,那這個文明就如鷹與蛇的寓意的統一體。高端的精神追求,離開如蛇一般踏實的物欲生活便無從體現;而單純的物欲生活,離開雄鷹一般的高瞻遠矚也一樣無從昇華,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使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然而在現實世界中,這樣理想化的人文設計,只能是烏托邦式的幻想。

回過頭再來欣賞這幅觸目驚心的國畫作品,其審美寓意也慢慢呈現出來。

《鷹蛇鬥》是一幅借物喻人的國畫,畫者是當代住世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作為一位享譽世界的文化巨匠,祂對東西方文化的觀念以及芸芸眾生的生存狀態瞭若指掌,對眾生的命運關懷更是無以復加。祂之所以把鷹蛇殊死相搏的廝殺場面,真實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似乎就是要喚醒我們的悲憫之心,參透六道眾生的生存艱難與悲慘。在這場悲劇中,蒼鷹看似是獲勝者,其實,等待它的下場如何?說不定就在它飽餐蛇宴時,捕獵者早已瞄準了它的性命。這就是六道有情可憐而真實的命運。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如當代住世佛陀這樣具有無量悲心的巨聖,常常用種種智慧善巧的藝術形式警示我們,要去正視生命的悲苦,從而啟發引導人類去衝破自身命運的桎梏,步入光明幸福的坦途。

撰稿/韜光 /朗墨運轉一乾坤

義雲高大師(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中國畫蓋世無雙

義雲高大師(H.H.第三世多杰羌佛)是從古至今在世界水墨畫壇最高巔峰的巨匠,沒有任何水墨畫家的話超過他的畫價,他是當之無愧的畫壇巨聖。其實他的水墨畫藝術能在地球上成為最傑出而無與倫比者,主要源於他的文學、哲學、倫理道德學、社會建設學、因明邏輯學、般若智慧學……等等各方面的造詣才有今天的蓋世無雙之成就的。這一次甄藏國際藝術公司以六千四百九十五萬台幣拍賣出大師畫的 《威震》圖,這在人類水墨史上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天價的,驚世之畫壇盛事…詳全文>>

义云高威震中国画坛 拍卖以6495万天价成交 创下在世画家最高纪录

在密宗界备受推崇的义云高大师(H.H.第三世多杰羌佛)年才四十多岁,但平时即喜舞文弄墨,他的一幅以狮群为主题的画作「威震」,昨日在甄藏国际艺术有限公司由两位律师见证下,以新台币六千四百九十五万元天价成交,创下世界中国书画史在世画家最高成交纪录。世界知名的佛法、艺术大师义云高的「威震图」昨日以新台币六千四百多万元卖出,引起画坛高度重视,其实这是他修学佛法、开大智慧所获得的工巧明之一。詳全文>>

義雲高大師(H.H.第三世多杰羌佛)為人類創始超越自然美的藝術精魂-韻雕

超越自然美的藝術精魂-韻雕,是這個世界上歷史至今義雲高大師為人類創始的。從此,世界上有了一位中華民族的藝術巨星義雲高大師,他在國際間以其道德人品學問享有崇高聲譽。

韻雕藝術是什麼?鑑賞家無法用語言告訴你它有多美。他們只能說:「誰也不敢相信這樣的藝術竟是人工雕刻出來的,這是為人類的藝術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是震撼歷史性的藝術精魂!」「這太不可思議!它已經超出人類藝術的範疇,如果你說它是這個世界的產物,可以說誰也不信,因為沒有人見過這麼美的東西。」詳全文>>

本文連結:H.H.第三世多杰羌佛國畫作品《鷹蛇鬥》承載的東西方文化寓意,喚醒悲憫之心,參透六道眾生的艱難

更多文章:

古佛降世-第三世多杰羌佛簡介

第三世多杰羌佛為何至高無上?略舉頂聖如來十二例!


密乘金剛總持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開示-《金剛瑜伽圓滿法》

 密乘金剛總持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開示-《金剛瑜伽圓滿法》

密乘金剛總持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開示-《金剛瑜伽圓滿法》

金剛瑜伽圓滿法

傳法前開示

尊海 翻講

密乘金剛總持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開示云:「你們今天向我求法,無論作上師的和當學生的、或以禪為食的、具神通力的、智慧超群的、或氣功出奇的、乃至智慧圓滿的,我首先得告訴你們,我這裡學佛法,不准講神奇古怪,高談空鑒,一口一個傳承,脫離實際說玄虛,開口一個大圓滿,閉口一個無相法,啟齒不談無上部,就求金剛瑜伽圓滿法。說實話吧,如果世間法的基本行為都不正,狂言妄求之心是沒有用的。我的宗旨是一句話,那就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因為佛法是建立在世間六大緣起和合之因的悟諦,所以世間上的一切處事接物、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為等,乃至世間上的起心動念,所有相對事物及意識,都是對自己行為的洗刷。學佛為修行,修行就是以世間上的一切來磨練自己的修養,更正自己的行為,以自己的行為去應照世間上的諸法,在應照中最基本的也要以六度萬行、十善、四無量、諸戒為尺度,在這之前,首先得一步一個足印走正世法初基,然後再進一步深入諸行,以做到大公無私,捨己利人,熱愛和平,做到一個社會敬愛的善知識。以此為初基,而後進修加正二行,結合顯軌深入密義,就容易超凡脫俗成為大德了。」

尊海自序

余幼皈依佛門,虔誠行持淨土禪密,深得三寶上師悲憫,施以正法而得受用。余曾依止貢嘎、根桑、督嘎等仁波且,受以灌頂,修習密法,深入大圓滿諸義。中晚相交於西藏寧瑪、格魯、薩迦、噶舉諸派及海外大德呼圖克圖,過從甚密,深得相互勸習,深入般若菩提心故,心佛道交,制緣頓熟。聞仰諤大師來中國,余速面禮。大師已知究裡於先,命錄余經歷而備,分毫不差,如見其肺肝然。渡十五良晨而為灌頂、打七,余見壇中出諸聖境,曼荼羅相,有佛來潮。後又十五,余赴嘎丹山灰岩金剛堡,蒙受仰諤大寶密乘總持大法王悲憫開壇示法。上師威威而於金剛獅子座,示現法力,三洲感應,所取金剛瑜伽圓滿法本,由一二兩許金剛杵壓於法本之上,未過關者重以萬斤,威然不動,同參取法者活佛,搶前取之不成,有索朗丹珠取之,頓然三昧而燒其手,火入心肝慘叫失禮,泣泣均未過關。余復頂禮連透三關,如飲甘露,杵量無斤,清涼殊勝而加持,透三關中三昧火光頓然授記,法力顯現難以詞表,實相如是而無妄語。余修持七十春秋,首遇真實至高法王無上正法,此乃眾生福報,諸佛菩薩加持自他。

金剛瑜伽圓滿法 上卷

金剛總持

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 轉造

記實禮贊

    密乘總持大法王仰諤大師無垢三昧,菩提聖心悲憫眾生,於般若慧海感得眾生學佛修行者成就甚微,其因之故主在未解佛示真義,多在高談空見,或作世相潮流,誤以傳承為真實佛法的標準,不以真實佛法為所依標準,對法義盲解觀修,不犯越罪即犯輕罪,反之不生菩提之心,不以大悲為基,誓為修行舉動造業,多辱我佛八萬四千法門之真諦。今修行者流弊頗盛,仰諤不忍眾生一心學佛而入誤徑,為宏揚釋迦正法,大師特示以我佛密傳金剛部瑜伽圓滿成就法。爾時示法之期魔宮震動,魔子魔孫大失道行,魔王悲怒欲絕,正於古年五月初二,大師示法圓滿正文之日,魔王惱怒欲滅此法。先滅仰諤以斷大師次日安咒語圓滿法義後,將此法傳授大德活佛法師,而為灌頂宏揚成就眾生。當日申時魔王於無明中,以雷電不接之速,突施無上魔力,空茫無相而來,一時護法難敵,大師頓斷氣息而死。死後肉體色如粉玉,身冷如冰,脈穴盡無,離別人間轉入中陰。爾時護法急呼空行駕到,三密齊抄,此本法要,仰諤住空寂中亦顯是法。頓然觀音威神示現,魔王敗陣而逃,大師終轉人間。五月初三日修定此記,得諸佛加持,突嗅異香撲鼻,頗為濃烈,非凡香可比其殊勝,空行與護法均一復受用。

    仰諤今說四條語證而為誓願:

  1. 示法圓滿正文日期古年五月初二,五月初三安入咒語圓滿功德。
  2. 魔害時間古年五月初二申時,治我於死地。
  3. 得救我返轉人間是觀音威神示現。
  4. 次日上午修定紀實此文時,傳來異香撲鼻。

    所言四條若是妄語虛造,我仰諤入無間地獄,若是真實不虛,我與眾生福慧齊生,早證無上菩提,三身四智。

     大師悲憫眾生之故而表誓願,可見此法乃死敵之王,渡生之無上圓滿金剛部法,故使得魔王震怒,欲治仰諤大師於死地輪迴,斷此無上法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法招大魔,小法招小魔。世尊在世,魔軍亦常與佛長鬥,佛之大弟子舍利弗,亦招到利色魔重擊,幾乎打掉道行。觀音法大成就者白尊者,能感諸天護法,七龍朝拜於南海,於北京亦招魔王之擊,而佛救還生。

     行者凡遇魔來,一心持咒此法心要,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魔王無以於傷。大師已度中陰,為此法捷要亦返人間,實見觀音此法威神之力如是,何況小魔者也。

是故應頂禮 觀世音菩薩

侍者按:
大師乃深通顯密、妙諳五明,對密宗金剛乘四部瑜伽圓滿無缺,而且他是密乘總持大法王。他說:「佛法修學不可分大小,唯在法完整、法器相應則是大法,有阿闍黎將法作成大小分別是不應該的。」又說:「我曾修時輪金剛、大威德金剛最高尊、上樂金剛、大圓勝慧、妥噶以及五部大手印,乃至七日成就等法,應是密宗最高無上之王法,當然威力感應無窮,但均未使得魔王震怒。今日示法魔軍慌神前來滅法,由此鑒知此法不愧大法中大,金剛瑜伽圓滿成就法中之聖也,故佛立為金剛乘無等等法,今見因緣實相如是。」大師之言行者靜思。大修行者不妄語,何況大師起誓明心,悲心無量,我等不虔誠求法,依法而修,更待何時?雖一時無緣求得內密灌頂,亦應及時求得顯密灌頂,取得合法因緣而修此法。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無時待慮。

記明

    此法為金剛乘無上部觀音菩薩成就密法,是經仰諤益西諾布大師與傳自十五世紀的西藏佛教聖尊檀湯嘎爾波大師合密瑜伽法義傳承,依法次第而修持成就者比比皆是,萬無一失。檀湯嘎爾波生於一二六一年,轉世於一四八九年,現在繼續在西藏轉世,世世為至高聖者阿闍黎,世人稱為大成就者,一生多受觀音菩薩親教。仰諤大師授金剛阿闍黎無上部內密法,本身持灌無上內密五頂(五頂屬內密,均得壇場三洲感應),顯密俱通,妙諳五明而無缺。他是未來獅子吼佛的化身,藏密最高成就的女聖母金剛亥母阿王諾布帕母也在她的《子必依論》中讚嘆仰諤大師為當今最高大法王。大師卻對他的弟子們講:我非菩薩化身,我乃一普通眾生,因依師佛之法而修生得智慧,今日才能作你們之師,所以普通眾生只要依法修持,四寶加持,一旦夙障消除,即能成就無疑,故當知心佛眾生,法性平等,三無差別。

    [一]修瑜伽法之前,先依法修四加行圓滿,結合修學阿王諾布帕母之系列論著,然後經顯密俱通、五明俱足之法王灌以內密之頂,於其灌頂壇中護法佐證,傳以三密,授是此法,而隨入修方可相應,是為上妙圓滿殊勝因緣之修。

    [二]對根器緣起殊勝者,在學習帕母論著時同時勤行四加行期,或發大乘菩提心,奮修六度萬行者,在未遇內密灌頂之法王上師緣法前,只要認真修學,仰諤法王會於三昧中為之灌頂,此為合法因緣之修。

成就綱要

    [三]此法真假修別

    修此金剛瑜伽圓滿法,有假修與真修之別,其它任何佛法一復如是。假修容易真修難,真修易者持恆難。何為假修?不將加行實用於處事接物、日常生活、有為法相無為見中,是為假修。於正行中持咒修觀即是攝心,上座時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時口持而心不持,修觀時聲誦而意不觀,亦名假修。有行無功步不前,有功無行如無腳。只修加行不修正行,如人無腳不能行走一步,只修正行不修加行,不能走到目的地,故單修一亦名假修。假修不得收益。何為真修?真修者鑒於決心學佛,永恆不生退悔,世間法中出世法見,三業應照加行付之實踐,在座上時身心俱坐,持咒時心口同持,修觀時意隨文入,三業打成一片,始終如一,乃為真修。真修者即能相應,成就有餘。

金剛瑜伽圓滿法 下卷

儀軌

    凡修下法必須熟讀上卷,並認真修學阿王諾布帕母的系列論著,否則犯未習論戒。

頂禮密乘諸教金剛上師
頂禮十方諸佛菩薩

金剛總持

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 轉造

一、加行

[一] 皈依發心:

    首先得明了修行學佛為了何因,故當解行以下四句:

諸佛正法眾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諸資糧 為利眾生願成佛

[二] 觀無常

    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有情決定死,無情決定滅,我體四大合,一復如是義。應於靜處前思後想,親友離別、事時推歲,乃至青越壯,由壯歸老,將入其土。觀聲響、觀流水,一去不回頭,觀當下念頭言語已成無常,而吾將接近亡故,死無定期,一氣不來當下兩手空空而赴黃泉,世間諸有無從帶去,當下肉體一復如是。意念觀成實相則生怖畏,此時出離心進入生起次第,四部瑜伽一復相應,諸有法門一復如是。

[三] 三聚淨戒

  1. 攝律儀戒,誓斷一切惡無一惡不斷;
  2. 攝善法戒,誓修一切善無一善不修;
  3. 攝眾生戒,誓渡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渡。
    於此當靜觀我既發心學佛、解脫輪迴,故當嚴守三聚淨戒,不可有犯。

[四] 十善

    我於靜觀深思十善,若如佛所云修法得用無疑,若行持有異,當下修正。

  1. 不殺生而行放生;
  2. 不偷盜而行施捨;
  3. 不邪淫而修梵行;
  4. 不妄語而說實言;
  5. 不綺語而說質直語;
  6. 不兩舌而說調解語;
  7. 不惡口而說柔和語;
  8. 不貪而修不淨觀;
  9. 不瞋而修慈悲觀;

10.不痴而修因緣觀。

[五] 四無量心(唸四次)

  • 願諸眾生 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 願諸眾生 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 願諸眾生 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
  • 願諸眾生 遠離貪瞋之心住平等捨

    隨意即觀慈悲喜捨,對諸眾生於實際行動中發起四無量心,爾時當依次第而入。先由生身父母、妻室夫君、兒女、岳父岳母、諸親眷屬、常處身邊親近友人,次第而進,隨之散於六道眾生及法界一切眾。對諸有情,觀如往昔互為父母、互為妻室兒女,實則如是,故當三業相應於慈悲喜捨,落實於眾生三業。爾時,自觀次第而進,若於生身父母、妻室兒女均未相應,口言行於眾生則為假相,故行者於此多思。四無量心生起實相,而後勤修六度萬行,則念念不忘自覺覺他,故當發大乘菩提心,渡眾生脫離輪迴,眾生有苦即我苦,眾生不盡我長渡。發此菩提心,由行者自立願心,言出必行,不可三業有異。若口言渡生,而返照四無量心,未能三業相應,渡生則無實相,若未三業相應,縱能終日持咒、修觀、誦經、打坐,終歸竹籃打水無從收益。故當日審,依照佛義、上師之教,查己為任,凡與教違當下正之(文誦至此,靜而思之)。透關之法,立而除根。以上是為修行之要,建立加行生起次第,方入正行解脫無疑。

[六] 六度

  1. 布施度慳貪;
  2. 持戒度毀犯;
  3. 忍辱度瞋恚;
  4. 精進度懈怠;
  5. 禪定度散亂;
  6. 般若度愚痴。

    修觀音法,成觀音境(成就於觀音),故當行六度,自行化他,行菩提道,行於利樂有情。大行大慈六度法是不可分割偏廢而修的,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則不能攝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則難以進修定慧;忍辱而不精進則道業難成;精進而不忍辱則魔障難消;禪定而無智慧則固執不通;智慧而無禪定則凡情易動。因此我們要大發菩提心,學菩薩行願,廣修六度萬行,直至圓成佛果。諸佛菩薩均依六度及諸法而成正覺,故我等若成觀音正覺,必依行入法,方可與佛同處法性合一。
此時:(行者靜思三業今晝之日可否上應 )

[七]金剛薩埵(修咒七遍) ⋯⋯

金剛薩埵百字明咒
嗡 班雜爾 薩埵薩麻雅 麻努巴那雅
班雜爾 薩埵得羅巴帝叉 只卓美巴瓦
蘇埵卡約美巴瓦 蘇波卡約美巴瓦
阿努拉埵美巴瓦 薩瓦期地美布拉雅叉
薩瓦噶麻蘇咱麥 資當洗央古嚕吽
哈哈哈哈火 班噶灣薩瓦答他噶答
班雜麻美木雜 班雜巴瓦 麻哈薩麻雅
薩埵阿 吽呸
Om Ban Tzar Sa Do Sa Ma Ya Ma Nu Ba Na Ya
Ban Tzar Satt Do De Lo Ba Di Tsa Tzu Tzo Me Ba Wa
Sutt Do Ka Yo Me Ba Wa Su Bo Ka Yo Me Ba Wa
A Nu La Do Me Ba Wa Sa Wa Chi Di Me Bu La Ya Tsa
Sa Wa Ga Ma Su Tza Mai Tzi Dan Si Yan Gu Lu Hon
Ha Ha Ha Ha Huo Ban Ga Wan Sa Wa Da Ta Ga Ta
Ban Tza Ma Me Mu Tza Ban Tza Ba Wa
Ma Ha Sa Ma Ya Sa Do A Hon Pe

    注:文以下為正修入觀,每一節隨誦隨按步作觀,每節完後,將已作誦觀回溯一次,時間多少習常而定。持咒時需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於咒語的音聲上,並努力體會它的神通力,大部份修觀的時間需花在持咒及修習下述的無色定上(看熟後注文不念)。

二、正行

[一] (皈依) 念四皈依四遍 (四皈依)

諸佛正法眾中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諸功德 令我成佛渡眾生
(念皈依發心四遍)

四皈依
南無古汝白 南無布打耶
南無達摩耶 南無桑嘎耶

[二]

我等眾生滿虛空  頂有白蓮及明月
其上一於中現  至尊聖者觀世音
潔白光明散五彩  含笑悲憫視眾生
四手上二成合掌  下二(上升)各執晶珠與白蓮
絲綢寶飾嚴其身  胸覆鹿皮頂寶冠
冠上端坐阿彌陀  雙腿盤作全跏趺
背靠一輪清淨月  彼為皈依之真性

作供養 (持八供咒七遍)

八供咒
嗡 阿港 巴當 布白 都白 阿洛格
更得 勒微得 下打 扎底雜吽 娑訶
0m Wor Gan Ba Dan Bu Be Du Be Wu Lu Ge
Gen De Le We De Sha Da Tza Di Tza Hon So Ha

[三] 想我及眾生同聲祝禱(誦七遍)
我今頂禮觀世音  全無過患之聖者
寶軀潔白淨無瑕  頭頂嚴飾圓滿佛
雙目悲憫視眾生  悲性雄中得解脫

[四]

如是一心祈禱畢  聖者寶軀現光輝
盡除妄想穢業相  處境悉成極樂國
眾生身口意三業  皆成菩薩身口意
色聲法塵盡成空  一切唯是無分別

持心咒 (多多益善,持咒得成就之境時,仰諤大法王將會於三昧中傳以耳傳修咒)

心咒
嗡嘛呢叭咪吽  

持觀空咒 (七遍)

觀空咒
嗡 桑巴瓦打  沙瓦打馬  沙巴瓦埵行
0m San Ba Wa Sho Da Sa Wa Da Ma Sa Ba Wa Sho Do Han

[五] (反觀自性照見三輪體空,無有作者、受者及所作者)

[六] 起身

我相他相皆聖體 聲音悉為六字韻
意是大智之樞紐

[七]

但願由於此功德 我德速成觀世音
遍渡一切諸眾生 同登彼岸盡無餘
現生金剛部圓滿 悉皆等位觀世音

決定速急滿願咒(七遍)

滿願咒
達雅他 嗡 班雜爾 予已雅阿瓦補達拉 娑訶
Da Ya Ta Om Ban Tzar Yu Yi Ya O Wa Bu Da La So Ha

    每日修加正二行儀軌四座或二座,咒定和無色定定力較好的行者,可每日廣座或三五日、三五月一座,意為出定時間長短而定。因為有的行者工夫甚深,一修持即坐上幾月乃至半年才出定。

主解正行釋義

(此文十分熟悉後可不念)

一、皈依

    這一節修法所表達的是修學佛法的兩個主要動機:受皈依和發菩提心。在任何佛教修法之前,行者都一定要表現這兩個意念,事實上,它們在修學佛法的進程中,是不可少的。受皈依(修法文中的頭四行)是正式聲明行者的最後皈依處或最高理想是師、佛、法和僧,換言之,行者決定以師、佛、法和僧作為他最終的楷模,直到自己成佛。受皈依的時候,行者會記得師為三寶總相,師代表佛傳法。佛是一個確實圓滿正覺的人,他對於所有的佛教徒都是一個最高的啟示。所謂法,即是佛所闡釋的最高奧義、哲理和方便,即了生脫死之法度,而以經藏為其代表。僧伽就是聖眾的集團,換言之,即是一切企圖發展心智以期登入佛地的聖潔眾生的總稱。如此之師、佛、法、僧是佛教徒所修重而示以最高敬意的。

    在誦四皈依的時候,行者須觀想他四周圍繞著他的父母、朋友、怨仇,乃至一切眾生無不與他同坐一處,同受皈依。在這一切眾生之前的空中,有上師、佛菩薩、代表法寶的藏經和僧伽,觀想聖者和眾生,可以增進行者受皈依的誓願力。

    第一次受皈依,大都是在上師前為之,受了皈依就等於正式走上了佛道,在此之後,須常常背誦四皈依文,尤其是在每次修法之前為不可少,以提醒行者毋忘他的最終目的和最高理想,全在於心裡面的真誠之意。

    發菩提心(即第一節第三、第四兩行文字)是受皈依必然的結果,而為佛法中最重要的觀念,這段文字是說行者盡一切努力求悟,都是為了要利益眾生,所謂一切努力,包括所有的佛教修學方便,諸如布施、助人、讀經、修習禪定等等,皆是行者於實行這些方便之時,如申明所作一切皆為了成佛度眾生,即可構成一強大的願力,可使瀰漫於一切隨之發生之事物之間,而使他們發生變化,發了這菩提心,可使行者不至將修習佛法的努力虛耗於私利的獲得上而造成重大的錯誤。

    在實際開始修法之前,先須觀修加行。首先想見輪迴世間的無量眾生所受的各種痛苦。佛教將眾生分為六類: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及地獄眾生,一般認為每類眾生自有他自己的生存領域,但從另一觀點去看,即在人類(經稱人趣或人道)中也可以看到這六種生存型態存在。

    天住在物質的天堂裡,但他們的心智甚少發展,他們在生命將盡、發現自己的弱點時,大為震驚而痛苦萬分。阿修羅生性嫉妒好諍,終生鬥爭不已,沒有機會對精神方面的問題作一探討,更不可能深入解決。畜生生性愚笨,缺乏清醒明白的智能,他們一生為生存而掙扎,也常被迫為其他眾生作奴。餓鬼的欲望永難滿,因為它們本性吝嗇,所以雖然終生不停的尋求衣食,卻似乎只能難得獲得些殘羹剩餚、破衣敞衲。地獄眾生完全受他們自身的憎忿所控制,因此受盡種種極殘酷的凌虐和深鉅的痛苦。人類中雖然也都有某種程度的這類問題,但他們有足夠的智力,使他們偶爾能夠從這痛苦而無結果的掙扎中跳了出去,而產生出世的智慧,因此人道是最方便可於中修行佛法的地方。想想世間眾生之多,超品人類的數目不知凡幾,便可知生而為人實在是一種稀有難得的幸事,但是在人趣中仍不免有病、無明、求不得苦和死亡等主要的問題。

    雖然我們能夠察知身外有痛苦存在,但每一個人並不一定都能親身體驗到極度痛苦的衝擊,不過只要想一想痛苦存在的廣泛性,便不難激發一個人的慈悲心,使他興起拯救眾生的宏願。我們須體會到發展智慧的重要性,以期有效的拯救一切眾生,俾得在心與境兩者間都能造成一真正的轉變,能夠了知智慧與慈悲之必源,可以加強行者修法的決心,並認知生而為有智健康的人,此種機會十分稀有難得,應當充分加以利用。

二、現相階段

    行者現在開始正式修法,這一節稱為現相階段,因為它逐步敘述觀想時觀音菩薩形相出現的過程。

    開始時行者先再度觀想虛空中充滿無量眾生,這無量眾生彌漫於宇宙中每一個角落,行者想像他們都坐在一處廣大的面積中,和自己一起靜坐修法。

    行者觀見這些眾生的頭頂上有一朵八瓣的白蓮花,蓮花的根生在這些眾生的頭裡,從頭上的天頂穴(頭頂額門處)伸進去,花瓣的尖端平托著一白色的月輪,和打坐用的坐墊相似,但極為平坦。

    在這月輪上忽然出現種子字捨字,具體形態正文法本中已註明,這一個字為諸佛慈悲智慧精粹之所在,觀想此字立於月輪之上,面向前方,其色潔白而極為光明,其光受強烈的悲性所激盪,幾乎呈為脈動式而遍照全宇宙。

接著這種子字又自動的轉變為聖觀音菩薩的法像,觀音的膚色潔白光明有如秋月,體放五彩光輝,作白藍紅黃綠諸色(這五彩代表構成世界五種原素),其光遍及全宇宙。菩薩面現微笑,雙目含慈俯視世間一切眾生,他有四隻手臂,兩臂合掌當胸作祈禱狀,這是對無量諸佛致敬的姿勢;在外側的左手握著一朵美麗的蓮花(菩薩的象徵),而外側的右手則握著一串水晶的念珠(象徵無休止的悲心)。

    觀音菩薩身穿傳統的菩薩穿的絲綢製成,上有金鏽織的圖案瓔珞,有寶石、耳環、項鏈、手鐲、腰帶、腳鐲等,左肩披一塊鹿皮以象徵他對一切眾生的大悲心,他的頭髮織成辮子繞在頂上成為一個髻,其餘的則散披著,他頭頂寶冠,在冠的前方有一小尊紅色的阿彌陀佛,是觀音菩薩的上師,也屬於這一系譜,幾乎所有的觀音像頂上都有一尊阿彌陀佛,以表示對這位重要的佛陀的尊崇和傳承。

    觀音菩薩採金剛坐姿,兩腿交加,右腳置於左大腿上,左腳置於右大腿上,他的背靠在豎在他身後的另一個白色的月輪上,這月亮象徵慈悲的清涼光輝,用以克服貪受的痛苦熱惱。

    本節的最後幾句話是要教導行者,要他明白他頭上的觀音菩薩並不是一個觀想所生的幻象,而是真實的觀音自身,行者須想像這菩薩是一切諸佛(即值得行者皈依的對象)的智慧之精英,如此觀的形象即成為最高的佛性,具有無比的威力而且能與行者直接交感。

三、向觀音祈禱

    以下幾行文字是傳統的稱頌觀音的祈禱文,其中將觀音菩薩的重大德行作了一個總結,文中圓滿佛即係指阿彌陀佛。

    行者一面記住前此所作的種種觀想,一面須讀誦這禱頌多遍,此篇祈禱文所表達的是對菩薩深邃崇高心境的尊敬和崇仰,這種心境與行者自身以及在生死中輪迴不已的一切眾生的混亂而充滿貪欲的心情恰成一對比,因此行者應懇切祈請菩薩予以護佑及加被。

四、變化及持咒

    前文所述之懇求及切願均表示行者已準備成熟,到達施慧的階段了,因此菩薩的心中油然起生協助生死苦海中一切眾生的念頭,他的身體開始放光,照耀整個世界,這光能掃清世間因我們無明過失而造成的一切虛幻的痛苦問題及混亂,行者想像整個外境(物理世界)均為光明所照及,立刻所有的物品都變成最美麗與最有意義,換言之,都變成了極樂淨土(阿彌陀佛及觀音等善知識所居之處)的裝飾品。舉個例子,行者打坐的房間變成了一座適於覺者居住的水晶宮,同時世間一切眾生也都因被此光所照而起了變化,使得他們的覺性大為發達,他們的身成了觀音身,所說的話都成了觀音的六字真言,而他們的思想也都呈現為自發的菩提心。

    易言之,所有宇宙間的一切現象都轉變成一個覺者境界中的世界所應有的形態,菩薩的光將我們的妄心滌蕩淨盡,使得一切世界的對立性全部銷熔,一切色聲思想都成為無分別而與空性成為不可分離,心境到達如此潔淨的境地時,行者可以開始持咒了,持咒遍數愈多愈好。但至少須有一百遍,在持咒期間行者尤須將上述所作各種觀想持令不失。

    這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是觀音菩薩的全部悲心和行誼的精粹法之精要,具佛部心、寶部心、蓮花部心、金剛部心(即羯摩心),擁有五佛形體和智慧的金剛力,為金剛乘法。

    (請注意:一般將這真言譯為蓮花中的寶珠萬歲是錯誤的)也有人說真言中的六個字相當於六趣以及與之相應的六色、六欲、六智、六佛等,這咒便有許多其他解釋,但在持誦時用不著統統想著他們,單憑這六個字的聲音的內在力量已能很自然地將觀音的智慧和慈悲傳達於行者,並透過行者達於一切眾生。

五、完成階段

    持咒完畢,全部現相隨即消失溶入空中,此時行者已有了觀音見道後的智慧,因此他可以了知世間萬物(包括觀想所見的在內)的相對性,此時應將心沉潛於它的自然狀態—也就是覺性 之中,一切由心造的對立現象都泯滅無餘,無論是作者、受者或所做者都失去了意義,已無一物可執取,即使這清明澄澈快樂的境地也無可貪著,反之,行者沉溺於自己的性中,這性就是原始之真實,行者在這自我解脫的境界中逗留的時間愈長愈好,因為這是本修法中最重要的部份。

六、修畢起身

    從上述定境出,行者會把一切都看成觀音的經驗境界,他將一切眾生和形象都視為觀音自身,把一切聲音視為六字真言,把一切思想視為觀音的慈悲智慧,由修法所得的經驗的啟示,他對實相有了新的深奧而聖潔的看法,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只看到它最光明的一面。

    行者需將他在定中所得的悟境盡量溶入他的日常生活中,這就是說他必須避免對立性的思想和貪著外物,反之他應培育慈悲心,對一切眾生要友善及施以援手,同時並須牢記一切現象皆是虛幻。

七、回向功德

    不論是佛教中的哪一種,依法、依照傳統,在修習完畢時一定要說一段話,表示對修習所得的功德分與一切眾生共享。和開始修習時一樣,行者重申他的初衷,他是為了一切眾生的樂利而非自己私利而修學佛法的,行者誓必成為觀音一樣的菩薩以救渡一切其他眾生,使他們各各獲得解脫者的心境。多杰洛桑老法王說:「由於此法乃為蓮華部之法匯由於仰諤大法王之金剛力特密灌加升起了金剛力部的境界,故移為金剛部法即是為金剛部圓滿法。也就是密乘中最能使眾生成就的大法,根據我洛桑親自所修,證明他的法力是非常大的,我修了若干金剛法都不如此法之偉大。」

願以此功德回向諸有情!

參考音頻

《金剛瑜伽圓滿法》上卷

https://www.tpcdct.org/sites/default/files/media/850.mp3

《金剛瑜伽圓滿法》下卷

https://www.tpcdct.org/sites/default/files/media/851.mp3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本文連結:密乘金剛總持仰諤益西諾布大法王開示-《金剛瑜伽圓滿法》

更多文章:

古佛降世-第三世多杰羌佛簡介

旺扎上尊金剛法曼擇決法會擇出佛陀真身

《 不殺生而行放生 》你知道佛定放生日嗎?你明白爲何放生嗎?

 《 不殺生而行放生 》你知道佛定放生日嗎?你明白爲何放生嗎?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戒相義第二十二之一云:「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云:「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獲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賢聖呵責,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罹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當墮地獄。」《梵網菩薩戒經》【第二十不行放救戒】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什麼叫修行》中開示七支「大悲我母菩提心」:1.知母:了徹三界六道眾生無始以來於輪迴轉折中皆我父母。2.念恩:應深深憶持一切無始過去、現在於輪迴之父母,皆曾生育養育體愛於我,為我而勞累病苦,恩重如山,念其恩德,故思其父母之苦皆我之苦。3.報恩:知父母為我而奉獻一切,現在他們於六道輪迴中轉折流離,受苦無盡,我此發心,施之於行,自覺覺他,渡脫父母,以為報恩。4.慈愛:每時每刻,從於三業之行所生發,慈愛一切眾生、父母,長壽無病富貴吉祥,終生喜樂。5.慈悲:於三時中,願請諸佛菩薩加持一切父母脫離諸苦,得遇佛法修持,脫離輪迴解脫諸苦。6.捨貪:所做一切利益眾生父母之事,無掛於心,養成三業無著善行,故成天然自行,本質為善,並非刻意所為行善,做了即忘了。7.斷執:於行持中,所修諸善,利益父母,一切法義應無所住,斷掉我執,空明覺相輕安,於修法中不執於法,不除妄念,不求於真,不來不去,樂明無念,平如靜水,當體即空。

當我們徹底明白體認“三界六道眾生無始以來於輪迴轉折中皆我父母”時,放生的道理便清澈易明,進行放生也就是理所當然、責無旁貸!

放生過程中最重要且不可省略的是,為所有放生的物命行三皈依及念佛持咒。經典中記載,眾生一旦墮入畜生道,要經歷數千劫以上才能各依業力脫出惡道,又畜生被宰殺時的痛苦,要等到牠的最後一塊肉被食盡時,方能解除,因此放生時必須為其授三皈依,並為其念佛持咒,承佛、法、僧三寶及佛號咒語的加持力,使其今生報盡時不再淪入三惡道,並使其親聞佛號咒音,於八識田中植下道種,他日因緣成熟,必能值遇佛法學佛修行,永斷六道生死輪迴,此是放生中最重要的意義。

當然,現今之世,對放生多有誤解,起因于很多人行放生時,并不考慮不同物種的生態環境,不遵循各地政府的相關法規,不為衆生考量適合的生存條件等等,只是不加考量與思辨的“迷”于所謂的放生的動作,結果“放生”不成反而“害生”,這就根本違反了《了義佛旨》:“佛子行人所行佛業,大悲爲本,不得絲毫故意傷生,不得故意斷生居舍,不得故意剝奪衆生水餐,施加毒食,不得故意設難害生,時逢自防,亦不得故意所犯,佛子當行放生德……

是故,佛子應當放生,不得害生,在大悲的前提之下,讓我們在10月29日佛定放生日共行善行,放生以祈求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衆生吉祥!

江如云

本文連結:《 不殺生而行放生 》你知道佛定放生日嗎?你明白爲何放生嗎?

更多文章:

古佛降世-第三世多杰羌佛簡介

意昭長老得第三世多杰羌佛甘露加持灌頂,被第三世多杰羌佛讚為稀有難得的戒行開悟高僧

難道佛教徒個個都是葉公好龍嗎?–說說「葉公好龍」式的佛弟子(拉珍聖德)

難道佛教徒個個都是葉公好龍嗎?–說說「葉公好龍」式的佛弟子(拉珍聖德)

在「老百姓」的文章「到底在抗拒什麼?」中,看到「難道佛教徒個個都是葉公好龍嗎?」這句話,想了很多。

葉公真的是喜歡龍,你不能說他假喜歡,起碼看起來是那樣,無論親戚朋友,週邊的人都知道他醉心於龍。龍的雕塑,龍的畫像,龍的故事,無一不收藏,房間里的柱子也全都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龍,假設放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可能有龍圖樣的筆、本子、衣服、包、音像製品、各類小裝飾品大裝飾品等等,他大約應有盡有。他每天都在研究龍,龍的習性、傳奇等等理論他似乎無一不知無一不曉,並時時期盼著有朝一日能見著真龍。龍感動了,人世間有這麼忠誠的一個「粉絲」,一定要會一會他,跟他做個朋友。就這樣,真的龍現身在葉公眼前。可惜,我們親愛的葉公,並沒有如讀者所想的那樣欣喜若狂,而是拔腿狂逃,還恐懼地呼救。

多可笑多可憐的葉公啊!幾乎所有的佛弟子讀到這個故事都會這樣嘲笑葉公的吧。可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佛弟子們,你們中有很多人,也一樣的修著「葉公好龍」式的行啊!

你們或出家,或不出家,或在西藏,或在漢地,或在地球的某個角落,你們虔誠地皈依,日日燒香拜佛,研習經文,誦經持咒,聽開示,學儀軌,修法打坐,閉關苦練,看起來頭頭是道,規規矩矩,今天跟這個討論哪個古德化了紅光,明天跟那個討論哪個高僧生死自由,羨慕恭敬之情溢於言表,誰能說你們不是真的在修行呢?我來說。我說葉公是假喜歡龍,我說你們是假修行!葉公喜歡的是木刻石雕的假龍,而你們喜歡的無非也就是木刻石雕的假佛。當真的佛陀,因無量大悲,帶著至高無上的,能令眾生解脫成就的大法、真佛法來到世間,慈悲地將真實可感的佛法展現在你們這些看似真摯無比的佛弟子面前,你們卻跟葉公一樣躲閃、逃避、慌張,甚至抗拒了。

可憐啊!

也許正如「老百姓」說的,真佛法嚴重匱乏的當今法界現狀,致使大多數佛弟子長期以來把那些紙上談兵的假法、偽法,當成了真的。只以為搖鈴打鼓就是密法,以為拿著佛珠念經就會成就,以為穿上僧袍的都是得道高僧,以為提著壺往腦袋上滴水就叫灌頂。種種誤壞眾生慧命的形式主義完全佔據了佛弟子們的心,造就了他們對真實偉大佛法的無知,並因為這種無知,轉而對真實的佛法害怕抗拒。這也就是當《多杰羌佛第三世》出現在娑婆世界之後,從各個角落不時冒出反面雜音的原因所在。

至於那些為反對而反對的妖魔的憤怒嘶吼,那是他們的本分,他們的工作,不必理會,也不在今天的話題之內。

佛弟子們,能不能放下那些沒用的形式,甩掉遮障你們智慧的固執的所知障弊,牢牢把握住你們學佛修行的終極目的:解脫輪迴而成就!當真佛法的光芒照向你的時候,純淨而喜悅地讓它引領你們走入成就的光明!

在這裡,弟子虔誠祈請至高無上的頂勝如來第三世多杰羌佛,請賜予這迷茫的世間一盞智慧的明燈,照亮眾生腳下模糊的路線,請斬斷捆縛在眾生身上的愚迷繩索,讓他們走進您無量大悲光明的正法渡船!!

拉珍

< 葉公好龍 >典故參考:
漢.劉向《新序.卷五.雜事》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託僕夫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弃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

子張是孔子的弟子,他的資質聰穎,勤學好問,善於待人接物,交友頗廣。相傳子張想在仕途上有所發展,正好聽說魯哀公喜好結交士人,於是他來到魯國,希望能得到哀公的賞識。可是,卻遲遲未能受到哀公的敬重和禮遇。子張失望之餘,就說了一個故事,請人轉告哀公,自己就離去了。故事是這樣子的:「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他非常喜歡龍,居室都雕著龍的圖案。天上的龍知道葉公愛龍成痴,於是親自下凡,來到葉公家裡,想讓葉公看看真龍的模樣。本來以為葉公看到真龍會十分高興,沒想到葉公居然嚇得魂飛魄散,臉色蒼白。這時大家才明白,葉公喜歡的不是真的龍,而是像龍卻非龍的假龍。」子張說這個故事的用意,是要諷刺魯哀公並非真正的想結交士人,不過是徒慕虛名罷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葉公好龍」,用於比喻所好似是而非,以致表裡不一,有名無實。

本文連結:難道佛教徒個個都是葉公好龍嗎?–說說「葉公好龍」式的佛弟子(拉珍聖德)

更多文章:古佛降世-第三世多杰羌佛簡介

摘自:小悟的天空

延伸閱讀:

第三世多杰羌佛是什麼人?(2020年8月8日香港《東方日報》報導)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詩詞歌賦》作品欣賞 -不失古風更勝古風,詞風宛然欲醉,優雅含媚,乃古往今來大詩家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詩詞歌賦》作品欣賞 -不失古風更勝古風,詞風宛然欲醉,優雅含媚,乃古往今來大詩家

簡 介

    早在1991年,多杰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頂聖如來就被授與「東方藝術大師」的桂冠,在頒獎盛典上,頒獎代表高度評價三世多杰羌佛恢復了五千年的中國固有文化。而在1994年,世界詩人文化大會的48個國家和地區,共5612位專家學者代表,更一致推定三世多杰羌佛為「特級國際大師」,但三世多杰羌不願領受,而自己則為人類默默無私地作出更多的奉獻。

    古佛三世多杰羌的詩,無論是七絕、七律,不失古風,都達到與古代詩人並駕齊驅的境界,而在哲理上,更勝古風一籌,超越前德。不言而喻,頂聖如來雲高益西諾布實乃古往今來大詩家。

    不僅如此,當你被三世多杰羌佛的詩驚歎醉迷之後,再度領賞詞風,你會覺得無論是豪放派和婉約派,三世多杰羌佛都是登峰造極的至高境界。如《念奴嬌》,此詞豪寰盪宇,無論是氣勢之廣博雄壯,還是意境之高遠超凡,都堪稱絕世佳品。而《夜半樂》,更別有瀟湘醉月,楊柳琵琶樓台臥影之情懷,詞風宛然欲醉,又是何等的優雅含媚!其實,我們評價三世多杰羌佛的詩詞,這完全是低論缺解,三世多杰羌佛猶如汪洋大海、宇宙蒼穹,詩詞對於如來古佛可謂小菜一碟而已,猶如大海中的一滴水都不如。

媧石一角

眼品雕風論神韻,取石女媧一角珍。

百俊素奇微枝小,浪擊群崗烹大成。

高士圖
山翁縛獸法最難,隱伴幽谷出人間。
意化蒼靈收覺照,劣頑虎子不問參。

黃石溫泉(一)
火出地殼談溫臬,疊嶂叢林一室間。
問津遊士關外客,獨駕孤舟仍群山。

黃石溫泉(二)
高崖懸放千江浪,低谷側旁幾人閒。
天地含旋掌中覽,峽谷春秋許萬年。

一柱擎天

焦紅艷姿薄如紗,一柱擎天出龍華。
燈煌幻影公讚絕,典史情懷有人家。

蜀川黃龍(一)
蜀上黃龍訪仙潭,池秀乾坤祖已先。
天梯挂駕高岩布,地谷靈兮湧青蓮。

蜀川黃龍(二)

信步碧潭水正斜,十載英姿幻黃花。
滿目尋途嫣然逝,幾度春光見披麻。
恍然悟識陽關故,玉壘浮雲豈是家。
若覺道上超塵路,心無境辨自天涯。

蜀川黃龍(三)
蜀川黃龍始上痕,百代風情未知音。
玄潭賣弄池中景,步度天梯幾仙人。
幽途寂然蟬聲絕,逝盡黃花吟歌春。
遠眺群峰披白帳,且作清溪萬古靈。

念奴嬌

    頓入乾坤,大千界、萬壘坎坷雄立。百種風流縱輝煌,終歸一笑了結。金紅報曉,晨鐘催月,一展娑婆迹。群生奔涯,恍然如煙化雪!

    曾憶雲高昔歲,文武空門好,獅子震裂。三千患疾訪俺門,畫夜岐黃施絕。百萬思頭,悠悠般若道,三界蕩擊。願平生事,盡為有情銷益。

過夔門
風翻白浪過夔門,濤建聯山怒吼聲。
兩度遊子驚天地,一葉單舟問乾坤。

家居

華宮日月麗陽天,喜乘西風六月閑。

故朋來從叭聲望,始知暑氣已冬殘。

枯林夜影
寒霜枯木一座林,夜半突傳談笑聲。
眾鳥群飛開月影,清露點點濕衣襟。

回春
望日娥容影最明,江畔柳行風助聲。
寄語波光休笑我,三昧意下可回春。

高人界
智人常抽釜底薪,高士意下經石文。
解得莊老三清意,臨邛道上不飛塵。

飛仙關
高山深處不是雲,疑是煙甲起繽紛。
四顧青禾傾城笑,八面臨風詢吾君。

七絕
笛聲送我過平羌,船傍烏尤滿燈堂。
春風贈暖迎客往,霧染黃昏山不蒼。

七絕
點綴雲煙似桃紅,偶然繡出妖嬈峰。
青高橫渡行赤水,夜帳空長泛北風。

夜半樂·浦江之夜

浦江夜半遊場,登輪參睹,兩岸茫茫去,弄風流勝地,萬輪光俱,異音共長,無邊空色,飽覽半江熒火,一片奇趣,高閣樓巍巍彩寶玉,招醉賞人翩翩。憶故子瞻,太白昔意,嫣然揮,娑婆一曲雅句。萬里乾坤千重緞錦,今昔豐年悠悠,工步灘郎麗嬌英,安養人癡影,阿賴耶藏,沈沙發演雄姿歷跡,觀目下生華嫵更途長。超然去,莞爾靈犀笑瀟湘,思遊間,念念魂飄芳,歸來首,般若滄桑。

高堂神燈

高堂神燈古柏懸,遠照月華近森山。

潮期日日人流急,月後翏翏步幾閑。

巫溪江畔晨曦詠

光目金霞艷雲開,風捲濤聲色又來。
障暮長持千江水,搖橋空懸市徑街。

奉節城

仰迎大江老城門,千帆交頓夜市燈。
奉節古道街容整,史來舊跡未出新。

奉節江風晚霞咏

煙甲縹緲空繞山,夕陽照映金壁全。

江流霧障鎖不住,行船晝夜始無眠。

江心詠

萬州城廊出江邊,我同東渡駕狂瀾。

獨傲鐘樓收眼底,兩岸泊鬧舸進繁。

江心弄詞雕雅韻,太白還魂幾斷弦。

詩賦焉得余主業,宇宙人生一念觀。

晨曦山霧題

山吐霧氣入空流,奇峰玉帶景亦收。

腳前白幛飛千尺,可憐攝子未前籌。

遊豐都鬼城

登高不見有人家,暗處幽靈鬼影斜。

正欲腕筆韻情意,突聞笛笑露桃花。

山城景三首之一

明風木樓江接聯,道坡蚓缺幾回還。

水流影倒終年固,百萬航爭景不遷。

之二

古木壘山江面臺,煙雨飄飄又重來。
二度嘉陵依然趣,一波清水兩面街。

之三

山城星火萬家明,照映兩江碧波清。

千航樓閣收不盡,日月同輝夜市燈。

重慶南溫泉二首
(一)

深熟南泉勝景華,復從依稀問人家。

怎見昔秋黃金碧,一池青萍路玉花。
(二)

飛絲直下洗南泉,綠素青岸目盡宣。

聲擊懸壇天下客,疑是織女布垂川。

夔門憶白帝

夔門夾關白帝懸,青花浪出詩百篇。

文風更莫東馳水,武陣強爭塑泥丸。

不畏驚濤探龍潭

船放三峽流,雄風搏浪頭。

眾容驚攀岸,我自泰然舟。

洗衣女色

溪畔浣衣娘,秋波撒群芳。
輕搖柔紗罩,英姿露陽剛。

打坐航輪返蜀川

飛輪上水最為難,無事閑參水中天。

青山倒影原本幻,彩雲變異送前川。

我作牧羊倌

草原萬頃築山巔,牧羊藝別故自然。

彈蹄忽向西北馳,我揚橫鞭走泥丸。

太湖玉
玉美搖寰下雲端,醉眼魚肚臥龍潭。

歌彈殿上靈霄曲,絕代名花色流遷。

雲團玉

青綠玉雲團,色道麗天然。
雅趣收不盡,筆弄來幾番。

深坑玉

古玉絕深坑,老樸色不生。

平中好內含,出土始稀年。

珊紅玉

玉中傳民歌,希世珊紅羅。

俯覽地上石,色下是摩訶。

羊脂玉
羊脂玉中王,色媚散群芳。

飛來天外石,華門見書香。

福壽玉

福壽延年齊與天,陰紅掛綠色韻玄。

兜率三天雲台石,偶然一笑未羞慚。

賦  神妙的水鄉之一
此畫緣何超絕寰,玄味無窮不言間。
閱罷塵中歌上曲,歸來醉眼瑤池山。

賦  神妙的水鄉之二
壁上岩峰幾醉人,猶點清韻不凡塵。
恍如卷上靈光動,一紙觀山萬種情。

賦  北極水窟熊

北極水窟壁上懸,出湧框外咫尺間。

天上有物來此室,屋滿冬意不生寒。

賦  黃金宮韻

黃宮石窟韻正斜,絕艷群芳稀世葩。

欲尋觀山洞景趣,那得紙間築岩花。

北極冰窟熊  七律之詩

北極熊羆最喜寒,四時眠臥冰窟間。

莫取水中游食物,且撿移魂骨便餐。

非人識得玄中妙,由來禪昧破飢關。

晶宮勝事難言盡,洞內有客醉一仙。

玄妙彩寶挂

寶挂飛瀾把神玄,嬌紅綠翠笑天顏。

本物不揚雲霧客,仙風吹頌鼓搖幡。

應金巴義培珠之情湖鶴壽而賦之

七絕

鶴壽情湖妙難收,悠然勝景建春秋。

揚帆莫上蓬山意,待到何年問木舟。

綠玉懸紗之一壁隨賦七絕
以頌妙哉然耳

綠玉玄乎散清芳,不帶人間脂粉香。

讀尤壁上心生醉,似若幽蘭登鼻堂。

應恆公之造景高原碧海所製立體畫
「藏域風情」賦七絕之一

群岡遼原落幾番,西風華蓋動雲壇。

有哨高處鎖不盡,頭人首度論主賢。

應恆公之造景高原碧海所製立體畫
「藏域風情」賦七絕之二

峰姿絕活雪域嬌,山情雲賀艷妖嬈。

搏開窗前壁上眼,圖中塑景問風騷。

應恆公之造景高原碧海所製立體畫
「藏域風情」賦七絕之三

藏原雪谷峰醉人,氣潤群芳透清芬。
雄姿巴漢催英俊,高崖眺處最怡情。

一柱擎天神變跡

佛賜韻雕有內明,一柱擎天攬兮分。

午前體大難登罩,安來好座映斜暉。

不動(五律)

黃葉飄不盡,微絮獨報春。

青霞送孤獨,我自豔三分。

賽馬(五律)

春紅好賽馬,圍園看相爭。

幾度鞭捶後,急蹄少女英。

塞外(五律)

三番塞外行,肥牛碧草深。

雲天為羅帳,日月伴同君。

將軍頌
聖境梅香
展傲骨冰姿,
看梅花占景,
群姿丟色,
妖桃失影。
偶行筆,
幾代風塵。
人間煙火盡移蹤,
唯紙上清芳飄來醒腦。
莞爾醉夢猶然,
多杰羌來,
三世境,
這報土慈悲,
那高人留潔,
筆情,
筆跡,
一笑風塵,
正風塵,
幾代風塵。

To the Tune of “Jiang Jun Song”

 Plum Fragrance in the Holy Realm

Reveal her icy bearing and proud bones,

 See how plum blossom commands the scene,

 The crowd of beauties suddenly lacks color,

 Seductive peach has lost its looks.

A few casual strokes,

So many eons of wind and dust.

The smoke and fire of the human world all disappears,

Leaving only a pure fragrance from the paper,

It wafts over me, awakening my mind.

The smile of the enchanted dream still remains,

 Buddha Vajradhara has come

Three times to this world.

To this Buddha Land of merciful compassion That great one has brought purity, Feelings of the brush, Traces of the brush, One smile in the wind and dust, Now the wind and dust, So many eons of wind and dust.

將軍頌

寒韻報春
憶群峰百丈,
透稀小瓏玲,
寒香莞爾,
懸崖紅杏。
悠然間,
幾多怡情。
壁岩高谷何處去?
但見得這般似柳扶搖。
數縷輕柔花飄,
西風送景,
恍然了,
是寒韻報春,
又這般舒心,
醉人,
醉心,
泰若怡情,
似怡情,
幾多怡情。

To the Tune of “Jiang Jun Song”

Cold Harmony Heralds the Spring

I remember: myriad lofty peaks,

And scattered everywhere, sparkling gems of light,

The smile of cold fragrance,

Red plum trees hanging from the cliffs.

Unhurried, gentle,

Such feelings of tranquility.

Cliff walls and high valleys – where have they gone?

Now all I can see is a willow-like sway.

A few threads lightly float,

Moved by the west wind,

Suddenly I realize,

Cold clouds are heralding the spring,

And this contented mind,

Intoxicates the man,

Intoxicates the mind,

Self-possessed tranquility,

It seems like tranquility,

Such feelings of tranquility.

聖君同
壁上懸圖
這方壁,
白茫茫無處
我看兮,
烈焰叢林,
無有鳥來。
遠眺兮,
唉!
是園中性海
無有蟲來。
我看兮,
無有林;
我看兮,
無有焰,
唉!
蟲兮何在?
原來兮,
壁上懸栽,
一幅畫,
丹青墨,
硃砂紅,
又來幾筆兮
原來兮,
夢遊我在。
夢裡何來?
不執兮,
無有壁;
不執兮,
無有畫。
唉!
思遊這不該
這不該。

To the Tune of “Sheng Jun Tong”

A Painting on the Wall

This square wall

A vast, white space of nothing,

Ah, I see now,

A brilliant blaze in a grove of trees,

With not even a bird there.

Gaze in the distance,

Ai!

It is an ocean of self-nature in a garden,

With not even an insect there.

Ah, I see now,

There is no grove;

Ah, I see now,

There is no brilliant blaze,

Ai!

Where are the insects?

Ah, in fact,

Hanging on the wall,

A painting,

Colored ink,

Vermilion paste,

And a few brushstrokes,

Ah, in fact,

I am roaming in a dream,

From whence does the dream come?

Ah, do not cling to it,

There is no wall;

Ah, do not cling to it,

There is no painting.

Ai!

Roaming thoughts should not be,

Should not be.

令君輝
勝境報春圖
濃姿樹,
淡雅花,
勾魂疊嶂,
寒香幾度來。
涌鼻中,
最思戀,
玄賣風姿,
報春她猶在。
似這般,
賀春梅,
近別無恙,
勝境正搖芳。

To the Tune of “Ling Jun Hui”

Heralding Spring in the Wondrous Realm

Dark figure of a tree,

Light, refined blossoms,

Bewitches a myriad peaks,

How many times has cold fragrance come?

The scent rises in your nose,

As a most cherished memory

Mysteriously reveals her graceful bearing,

She is here again to herald the spring.

It is in this way,

Plum greets the spring,

That parting will come soon matters not,

For now perfume wafts through the Wondrous Realm.

映歌春
有梅高骨植
報春今眠何處?
寒韻窗前兮,
三更醉月夢枝頭,
遊去遼闊歸兮。
思遊兮,
歸來大地。
陣陣流芳亭廊繞,
歸來兮空空,
依然大地。
推窗兮,
亭亭依立,
有梅兮,
高骨而植,
高骨而植。

To the Tune of “Ying Ge Chun”

A Plum That Grows Tall and Strong

The herald of spring, where does she sleep?

Ah, cold harmony before the window,

Midnight dreams of branches beneath a drunken moon

Ah, she returns after roaming in vast space.

Roaming thoughts,

And a return to the great world.

Drifts of fragrance wind around pavilion and hall,

Returning emptiness,

As before, to the great world.

Open the window,

Graceful she stands,

There is a plum tree,

Growing tall and strong,

Growing tall and strong.

映歌春
書巷情濃
紙上桃紅幾色,
不識猜來兮,
四時花魁皆成婢
豔媚硃墨歌兮。
藏持兮,
有客來時。
處處含情報春曉,
有客兮歸歸,
依舊來時。
遠眺兮,
陣陣寒韻,
梅香兮,
卷秀含情,
卷秀含情。

To the Tune of “Ying Ge Chun”

Strong Feelings in the Scroll

On the paper, this shade of pink,

Ah, who can guess its real color?

Next to her, all the flower queens are slaves,

Ah, alluring brows and vermilion ink songs.

Ah, she remains here in the painting,

Until the guest comes.

Tenderness everywhere heralds the dawn of spring,

Ah, the guest has gone,

Yet later will come again.

Ah, gaze in the distance,

Breaths of cold harmony,

Ah, the perfume of the plum,

Tenderness in the scroll,

Tenderness in the scroll.

小樓芳

君悅君兮

君悅君兮無人問,

有梅獨傲懷情兮。

晝看天涯樂樂,

暮歸兮,

顏色無棲。

夜帳茫茫去兮,

幾時休兮,

幾時休,

君悅君兮,

金紅報曉日日兮,

朝霞爛爛,

炊歌處,

霞輝繞萬里,

萬里兮,

萬里。

To the Tune of “Xiao Lou Fang”

The Lord’s Pleasure

No one asks what is the Lord’s pleasure,

The mood of the plum, proudly alone.

Watch it by day – joy to the ends of Heaven

When night returns

Its color has no place to bide.

The curtain of night is vast, vast,

Oh, when will it end?

When will it end?

The Lord’s pleasure,

A golden cock cries at the dawning of day,

Resplendent colored clouds of morning,

A place of music and song,

The brilliance of the clouds encircles ten-thousand miles,

Ah, ten-thousand miles,

Ten-thousand miles.

菩薩蠻

境界

濃淡兩蕾出枝間,

青綠三昧潤宇寰,

隨緣弄遊舞,

不變自怙主。

若問梅花色,

學識在賢達。

待到無着時,

任運把玩持。

To the Tune of “Pu Sa Mahn”

Mind Realm

One dark, one pale, a pair of buds grow on the branches

Light green, dark green, samadhi nourishes the world

Following karma, you lightly dance and float,

Immutably still, yourself an ancient Buddha.

You ask about the color of the plum blossom?

It is learning contained in virtue.

Wait until it is plucked, and without bonds

Then freely hold it and turn it in your hands

望海潮

有梅賀群生

玉林冰潔,

太空驚魂,

遙展東藏西歸。

寒香桃塵,

雖花一束,

秀盡多少情懷,

問桑田歲月。

看墨情風骨,

萬古不休。

怙主悲憫,

可眾望嫣然歸宗。

色藝寥然飄逸,

穿筆力萬頃,

博識書風,

書畫年來,

持福長恆,

點寫祥瑞梅花。

見內含奇功,

願施萬古,

筆出雅風。

但看春色宜人,

群生入聖中。

To the Tune of “Wang Hai Chao”

The Plum Greets All Beings

The frozen purity of a jade grove

The startled soul of space

Spreads out far to east and west.

Cold fragrance, down of pink,

And though only a single spray of blossoms,

Loveliness greater than any mood,

So time itself becomes a mulberry dream.

Look: wind and bone expressed in ink,

In ten-thousand ages it will never fade.

The compassion of an ancient Buddha,

Captivates all beings, and brings them to truth.

Color artistry, free and graceful,

Powerful brushstrokes crossing vast space,

An atmosphere of erudition,

These words and paintings, year after year,

Bring constant blessings,

The auspiciousness of plum blossoms.

Look: within is a mysterious power,

Which I offer to the ten-thousand ages,

From the brush, an elegant air.

Just look at delightful spring color,

And all beings will enter holiness.

《多杰羌佛第三世》-詩詞歌賦(298-305頁)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認證前尊稱:義雲高大師)的藝術成就   登峰造極

H.H.第三世多杰羌佛《楹聯》-文風古雅,內涵渾厚,倒唸順唸橫唸,語法不破,超然物外,乃大智展顯之頂學       多杰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頂聖如來的楹聯,不但對仗嚴謹,事理相平,而且無私無欲廣益於人,對聯文風古雅,內涵渾 厚,更有神奇絕妙的楹聯,只一幅就有三種唸法,可倒唸、順唸,甚至是橫唸,不但語法不破,更難得的是事理歸類,堪稱不隨 時趣,大有古風,超然物外,與之定事,歷史上從來就沒有這樣的文字巨匠。詳全文>>

義雲高大師讓中國畫在地球上站起來了 – 果然是中國畫走向世界的尊基人          世界文化大會五六一二位專業學者評定義雲高大師是「中國畫走向世界的尊基人」,授予他全世界唯一的特級國際大師的稱號,中國政府為義雲高大師修建了全世界唯一一座為活著的人建造的大型博物館,專門陳列義雲高大師的書畫及其成就。詳全文>>

义云高大师独特的雕刻艺术——『韵雕』 “神秘石中霧”           这个石头只从外表看就美不胜收,似玉翡绿,正因为如此,它根本就不是一个普通的石头,它的肚子里可有一重神秘的天地呀!这是闻名世界的特级国际艺术大师义云高教授独特的雕刻艺术——『韵雕』, 他也是这项神秘雕塑在世界唯一的创始人,他为这个人类世界写下了开天辟地这一神秘创世雕刻韵雕艺术的历史篇章,专家们在鉴定之后一致认为,这是自人类文明史以来最令人感到神奇、震惊和叹为观止的艺术,它的自然不仅超越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且它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无法被复制的雕刻艺术。詳全文>>

本文連結:H.H.第三世多杰羌佛《詩詞歌賦》作品欣賞 -不失古風更勝古風,詞風宛然欲醉,優雅含媚,乃古往今來大詩家

更多文章:

义云高大师独一无二独步娑婆的艺术巨作「梵洞奇观」 ( 2002年8月30日  中华日报 )

摘自:小悟的天空

延伸閱讀:

旺扎上尊金剛法曼擇決法會擇出第三世多杰羌佛是佛陀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