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一夢終須醒,浮生若夢皆是空」- 都道人生如夢,那如何醒來呢?
我們每個人都做過夢,夢中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親情眷屬、朋友路人……千奇百怪,紛至沓來。
在夢裡,我們會哭、會笑、會痛、會癢,有成功,也有失敗……在夢裡我們知道自己在做夢嗎?不知道。什麼時候知道的呢?夢醒的時候!
醒來後,我們還會執著夢裡的成功與失敗嗎?我們還會為了夢裡的傷心事而落淚麼?都不會!因為我們知道那是假的。
但在生活中,我們怎麼被貪嗔癡愛、喜怒哀樂牽著鼻子走呢?因為我們沉迷在醉夢無常中還不自知。
在《佛說譬喻經》中,佛陀為勝光王開示了一個比喻故事,詮釋了人生真諦。經文大意是:
在無量劫以前,有個人在曠野中游走,突然被一頭兇惡的大象追逐。遊客無所依靠,驚恐奔逃。他看到一個空井,井旁有一棵大樹,立刻循著樹根,藏身到井中。有黑白兩隻老鼠,正在啃噬樹根。井的四周有四條毒蛇想要咬人,而井底剛好有一條毒龍。遊人心中畏懼毒蛇和毒龍,又害怕樹根被老鼠咬斷。此時,樹上的蜂巢正好滴下五滴蜂蜜,落入遊人的口中,讓他頓時忘了恐懼和擔憂。由於樹身晃動,四散的蜜蜂飛下來螫人。又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一團野火,燒著了這棵樹。

佛陀告訴勝光王:曠野比喻無明曠遠的長夜,遊人比喻凡情眾生,大象比喻無常,井比喻生死,樹根比喻命,不斷咬樹根的黑白兩隻老鼠比喻黑夜和白天,它們在不斷縮減我們的生命,四條毒蛇比喻無惡地、水、火、風神四大,蜂蜜比喻財神、名狼
所以說,生老病死,令人極度恐怖與畏懼,應時時保持警覺,不要被財色名食睡五種慾望所吞噬與壓迫。勝光王聆聽了佛陀開示的生死過患譬喻故事,深生厭離之心。
那麼,我們呢?有沒有沉溺於「蜂蜜」的甜美,而忘了「黑白老鼠」正在晝夜不停地啃噬我們的生命?
「南柯一夢終須醒,浮生若夢皆是空。」人生,無疑就是一場大夢。難道不是嗎?
南無始祖報身佛於《極聖解脫大手印》中教導我們:「仔細體驗我現住的世界本就是一場夢,一切都是無常不實的夢幻,而這一場夢很快就做完了,我今年多少歲了?我死的時候快到了,過一天就少活一天了,也許幾年,也許幾個月,乃至幾天,死的那一刻,當下就知道我做了一場夢,實際地回想,難道我不是正在無常中前進嗎?」當下人的生死不是這樣嗎?
試想:我們死了以後,身體會腐爛,美食品不了,錢財用不到,房子也換戶主了……生前的一切都會有新主人了。原來,奮鬥了一輩子,仍然是兩手空空而來,赤手空拳而去。
「百種風流縱輝煌,終歸一笑了結。」生而為人,是多麼短暫,又是多麼可憐、可悲、可嘆啊!
我們既然知道人生如夢,那麼,你願意醒來了嗎?又如何從醉夢無常中醒來?
佛菩薩教我們醒來的方法,就是依照《什麼叫修行》精進勇猛如法行持,勘破這場人生大夢,化煩惱為菩提,證到永恆的幸福。
撰稿:在路上 編輯:悅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