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之門 至高佛書 正法光明》 正確的知見是修行學佛過程中,最重要的基礎之一,根基必須穩如泰山,才能抵擋當今末法時期,有如排山倒海而來的邪知邪見。就如同打了預防針一般,讓每個佛弟子皆能不受病毒纏身,讓一切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能符合 佛陀的教戒,成為真正的修行人。
《多杰羌佛第三世》正法寶典 《藉心經說真諦》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說法《學佛》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義》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什麼叫修行》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了義經》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 世法哲言》 《入法門論》 《子必依論》 《成道必修定觀法》 《戒律論略釋》 《般若實相論》 DHARMA THAT EVERY BUDDHIST MUST FOLLOW《子必依論 英文版》 《佛法精髓》 正《達摩祖師論》 《菩提道次第略論》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五明成就–《多杰羌佛第三世》學術論文「因果實相 正諦篇」

H.H.第三世多杰羌佛五明成就–《多杰羌佛第三世》學術論文「因果實相 正諦篇」

學術論文 簡介

三世多杰羌佛雲高益西諾布頂聖如來(H.H.第三世多杰羌佛)學術論文頗多,但由於很多都屬於佛教之哲理,易與佛法專題相似,故我們將三世多杰羌佛剖析佛法道理的文論開示歸入『百千萬劫難遭遇無上甚深佛法類』的法音中,此處只選取以藝術修養、心理發展、道德提升等為主題的部分論文,以資大家學習、受用。

因   果   實   相
正 諦 篇

三千大千,太空儼然,上眺萬物之意感,下攬無量八風之牽然,由因生果,長展消然之氣,立於無常概之有為,而成幻化恆常異變之端,微觀此土,五洲四洋情器兩界,何出因果之義,論及因果實相,則生報應之諦,提及因果報應,多感封建迷信之說,隨立違其科學之理,此類士乃愚癡徒爾。謂算命看相,陰陽地脈,出神弄鬼諸術,是為害或之迷信也,而世人多於反之弗悟,迷其弗解事物實相之質,唯斷觀其表或道聞之言,以充諦矣,故爾迷中取信。喻有陰陽士曰,吾觀汝命,祖墳安葬妙極,出宏貴之由然,爾子受發於文曲,當應國度文豪之魁首,是故官躍登峰皇墻矣。為是笑談,諸君思之,若弗將子孺授於學,而唯傳惡劣粉本,無存文豪之因。一詞不解,為官條件何備,反之唯破民益。違法而國逮捉犯,故以福禍是乃人為,焉得陰陽地脈命運所主也,命運優劣屬三業種因所應之果,為國利眾益而獻功者,授之於敬,得之於譽,造之於福,反若從惡而行,遭之於恨,獲之於罰。高官之位乃文德果制,故耳讀書習慣是為種因,弗履者則字句不解,德才無備,故官貴無緣。若有算命士曰,爾之手相妙乎於命運之線,故終生不受牢獄之災,天生吉運,逢凶化祥。此乃違因之說,若是人行道其搶,或於壞命,公安將依法逮牢,槍子為食,若依巫言墳山弗出其凶,而錯因則果顯於惡,故何因何果非迷信之說能為抗拒。若言墳山主命,無葬其祖則命於平。出井之觀,遠及異國,近瞻西藏,水火天葬是為其道,何以歷歷目中貧富弗一,焉其墳山之分別也,故人為之道是為科學之觀也,弗就根源而為邪說者,余代之以愧。眾或之處,恆時皆於因果而存,是故未理而妄評者,乃為錯謬,由犯所知障故。所知障者,即前因鑒識固而不變,由是之理是為築壁,新優之諦無從于入,凡與舊識所違,均不就根,突詞斷之旁門一論,故耳弗立定諦。世識無窮。故人萬分未及其一,若有天才過目弗忘者,壽高一百,降地誦而不遺一日一書,其速超凡,百年之計,三萬六千日耳,故收書識三萬六千本也,況乎此荒謬之機,無或具之,「娑婆」存書遠超其數,以鑒者而為真理,從未睹立之邪說,其理可成乎?認舊知而為理,睹新見乃為邪,是為所知障犯。恆持所知障,必當渡愚癡,故爾談之弗上聰明,更況智慧乎,言之難入耳,文學水平膚,實相本如是,無從妙花筆。為不誤諸君之時,為文將以最簡喻而為寥述,顧此失彼,遺漏頗繁,還望諸君鑒諒。因果實相,乃因果報應之唯物所現也,四宇遍及六大,互為緣起緣生,廣佈宇宙萬物,為實相之科學名詞而弗可分,因乃果顯之基,首因起意。設余當充其饑,首於意指其行,而為造飯,隨之行實洗鍋盛水,生火,淘米系列而認為之,米經空時之渡而熟,方入碗受用。其飯一頓歷者無數因果之顯,意之製飲,必先入廚,起步則為意所先示,此為因起,足前離坐乃果顯,又足動為因起,觸地出聲是果顯,為耳所聞則為受果是也。就此行程亦生因果無量之變,況乎入廚之途,意識異換,直至取柴生火起心動念,實非千萬文字而為論之。故作無量之數慨之以喻,若無意念之因,則無飲食之舉,更況享餐之果也,以廣論者,飲食是因,受食為果,故耳具因則果,因種果顯果是為報應。報於因後,下因必果,其果之顯則為報也,應者乃實相受用之顯,如意之餐食,而方造飯於行。其行方生飯熟報息,報息隨之生餐,而受用則為應也,應者應其果耳,故因果報應是為聯意定諦,乃唯物必然實相也,因果無錯謬,似如水火分,熱果乃火結,玩冰零下涼,故無入火體之寒流,凍冰沾似沸水之理也,瓜豆之因由然是耳,意初之因種西瓜以品,故受意而動身業,手隨持器開土,依律入種,而後施之肥水,借得外因日晝光照,諸因助緣數月花放結果,悠悠成熟而方受用,故報應之。設初下南瓜之因,則報南瓜之果,授東西北瓜亦復如是也,同瓜異種然耳,況非瓜乎,於下種至瓜熟之期,其經因果異相變報,無時無刻皆含無量之意。故因果實相,即客觀存在是也,指鐵之弗類以擊其鐘,音響異之剛柔而殊之遠近,果顯之別乃由種因之異也,何因何果科學之應,墨書者其果出黑,赤跡者紅色而報。欲先享其盼果,必首種因初定,有或言:初豔作紙乃視宣,時經久日而顯舊,又云:時色初用即為黃,頃時目及綠中調,然何耳?由中助緣生因耳,初宣之色,乃時空風化微塵之侵,色故失宣。黃頃變綠由化學之術相克或之氧化光感所致也,由是一屬助緣之因所結之果,若色經年餘,亦弗無常,正謂因果之不立也,故無常亦由意識所動三業而生,何故無常之變?其因必果是也。初種之色,歷經中參因變,而成新因和合,和合必果,故而方堪合理之因果報應,由是實相弗滅定諦。世間萬法(一切)吾與爾等,「情器」諸有,皆與因果報應和合成立,如有士者願為企業家之主,而結企業主之果者,首必開發成果立行築廠,遇時緣奮取於中志堅弗退,諸因和合順理,果必得之企業家也。若基作寫詩填詞之為,因熟之果必為詩人爾,詩因異之廠果,正謂因果不謬定理也。有或云:「辦廠亦弗為企業家之果也,而為廠因渡入人犯之道?」為是當知,廠之所辦,則異好壞,中參和因變莫能窮,故異因之投而折正者常瞻,辦廠之際而違因果之律,故得之者亦違因果律實相果也,如國之所定是廠應交立稅,而是廠法人妄動私鑒,強意盜稅,更有甚者以假充真,為酒精之代良酒似矣,是廠必當違法,故爾國將繩之以律而為法制,由是建廠不為業主反為人犯是也,故有基因之種是為辦廠,所行之業逆廠而行,行中異變參因違法,由是順因顯果報應,正謂科學之道也。故非唯心迷信之觀耳,善惡之報,瓜豆之得正如是也,識知因果規律而弗錯謬,故當不錯,順緣善因,不失為民為國善因之佈,人之生者必於共體而成,故當為群而福則己在其中,人者不可作算命、看相、陰陽、地脈、鬼神等之說而為科學,當以因果實相,報應受用而鑒其諦,為文就吾之實鑒因果而題綱性淺說,不堪聖道相題,為君鑒教。

《多杰羌佛第三世》p364-372

< 因果實相 > 因果的真實相 —白話淺譯參考

三千大千世界,太空莊嚴寂靜,抬頭仰望,心中感受到萬物存在的意義;低頭俯視,察覺無數世間變化的力量。由於因緣才生出果報,生命之氣長久流動,雖然立足於無常的世間,卻又開啟了不斷變化的幻象與常理。細看這個世界,五大洲、四大洋,情感與器物、人與萬物並存,若要問因果的道理從何而來,便要談到報應的真諦。

然而提起因果報應,很多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不符合科學道理,便嘲笑、否定。這樣的人只是愚昧之輩。他們把算命、看相、風水、扶乩、請神、驅鬼之類的術數,全部歸為迷信之害,卻不明白事物的真相,僅僅根據表面或道聽塗說就斷定對錯,結果在迷惑中反而相信了錯誤的東西。

好比有位看相的先生說:「我看你的命運,你家祖墳安葬得非常好,因此能出貴人。你的兒子命中有文曲星照耀,將成為國家的文學巨匠,所以官運亨通,仕途高升。」這話聽起來像笑話。大家想想看,如果你根本不讓孩子好好讀書,只傳給他不良習氣,又怎麼可能成為文豪?若是根本不明白做官需要什麼條件,而只學壞事,那麼不僅做不了官,還會禍害百姓,甚至犯法被國家逮捕。

所以,福與禍是由人自己造成的,哪能全怪風水或命運?命運的好壞,是三業(身業、口業、意業)造下的因,所結的果。為國家、為大眾造福的人,應當受到尊敬,得到讚譽,也會因此得到福報;反之,如果作惡,就會招來怨恨,最終得到懲罰。

高官厚祿,是由學問與德行所結的果,因此讀書養成好習慣,就是種下這樣的因;若不學習,不懂文字,沒有德行與才能,自然就沒有做官的緣分。

如果有算命先生對你說:「你的手相非常好,命運線吉祥,所以你一生都不會坐牢,遇到災禍也能化險為夷。」這其實是違背因果的說法。若一個人去搶劫或作惡,公安必然依法逮捕,子彈就可能奪命。若依巫師之言,說祖墳風水好就能避開凶事,那麼當人作惡時仍會招來惡果,並不是風水能替你擋災。因與果是自然法則,並非迷信所能違逆。

若說祖墳風水能決定命運,那沒有祖墳的人命運是否就平淡?看看世界上不同民族——遠至異國,近看西藏——有些民族行水葬、火葬、天葬,而他們中一樣有貧富之分。可見命運並不是由墳山決定的。因此,人要明白,遵循因果才是真正科學的觀點;不去追究根源,卻傳播謬論,我為此感到慚愧。

世間一切,隨時隨地都在因果之中存在。那些還沒有深入理解,就妄下評論的人,是錯誤的,因為他們被自己的「所知障」所蒙蔽。所知障,就是固守過去的認知,不願改變,因此把心封閉起來,新的真理無法進入。凡是與舊有認識不同的觀念,就不願接受,反而斷章取義、用片面之詞去批評,所以終究無法得出正確的道理。

世間的知識是無窮的,所以人所能掌握的,不過萬分之一。即使有人天資聰穎,過目不忘,活上一百歲,每天誦讀一書,且從不間斷,他的一生也只有三萬六千天,因此最多也只能讀三萬六千本書。然而世上典籍浩如煙海,遠遠超過這個數字。既然如此,若有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一點點見識就當成真理,甚至斷定其他自己沒見過的事物為邪說,這樣的理論能成立嗎?

把舊有的認識視為真理,卻把新的見解看成異端,這就是「所知障」的毛病。若一個人總是被所知障所困,必然陷入愚癡無明之中。這樣的人,即使談論知識,也不會聰明,更談不上智慧了。許多道理難以聽進去,文學修養淺薄,真實的相貌本來如此,又怎能藉華麗的辭藻去掩飾?

為了不耽誤諸位的時間,這篇文字我將以最簡單的比喻作簡要說明,免不了有所遺漏,還請大家體諒。因果的真實相,就是因果報應所呈現的唯物現象。天地四方,遍及六大元素,彼此互為因緣而生,廣布於整個宇宙萬物之中。這就是所謂的「實相」,它是一個真正的科學概念,不能割裂。因是果的根本,萬事萬物的起點就是一個「意念」。

假如我想要填飽肚子,首先要有一個「吃飯」的意念,接著才去付諸行動,去煮飯。隨著這個意念,我開始洗鍋、裝水、生火、淘米,一步一步做下去。米飯要經過時間的烹煮才會熟,最後盛進碗裡才能吃。這一頓飯,其實就是無數「因」和「果」連續顯現的結果。

想要吃飯,首先必須起心動念,走進廚房。這一步,就是「因」的開始。腳從座位上離開是「果」,腳再往前走又成新的「因」,踩到地板發出聲音就是「果」,耳朵聽到聲音,就是「受果」。僅僅這個行程,就已經包含無量的因果變化。更何況從起身到進廚房,意識還可能變換多次,直到取柴生火、動手煮飯,每一個過程都是新的因果。這些過程,若要用文字完整描述,恐怕要用千萬個字才能寫完,所以用「無量數」來形容它。

如果沒有一開始「想吃飯」的念頭,就不會有後面煮飯的行動,更不可能有吃飯的結果。廣義來說,「想吃飯」是因,「吃到飯」是果。所以只要有因,果一定會出現,這就是「因果」。因之後必有果,果的出現,就是「報」。報應的意思,就是我們親自去承受這個果。就像想吃飯而去煮飯,飯熟了就是「報」,接著吃飯就是「應」。這個「應」就是接受果報。

因此,因果報應是一個嚴密相連、必然發生的真實現象,不可能有錯誤。就像水和火是不同的東西,熱是火的結果,冰是寒冷的結果,不可能冰塊一摸就燙手,也不可能火焰是涼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道理完全一樣。

再舉個例子:假如我想吃西瓜,首先要有「種瓜」的念頭,接著用手拿著工具翻土、播種,之後施肥、澆水,還要有陽光等外緣幫助,經過幾個月,瓜藤開花結果,慢慢成熟,最後才能吃到西瓜。這整個過程,就是完整的「因 → 果 → 報 → 應」。

如果一開始種下的是南瓜,最後收成的就必然是南瓜;如果種下的是東瓜、西瓜、北瓜,也同樣各得其果,只是不同種類的瓜而已。何況若根本沒有種瓜,又怎麼會有瓜可以收成?從播種到瓜成熟,整個過程的每個階段,都充滿著無量無邊的因果變化。

因此,因果的真實相,就是一種客觀存在。就像用不同種類的鐵去敲鐘,發出的聲音會因材質不同而有剛柔、遠近的差別;果的顯現,就是由「因」的不同而決定的。這就是因果的科學性。墨水寫字,顯現的字是黑色;紅筆書寫,就會出現紅色的字,這就是報應──因的不同,果也不同。

若想先享受盼望的果實,必須先下定決心,種下正確的因。有人說:「宣紙一開始潔白,放久了就變舊變黃。」也有人說:「一開始的黃紙,過一陣子又變成綠色。」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有外在的「助緣」在起作用。宣紙的顏色改變,是因為時間流逝、空氣風化、塵埃侵蝕,讓顏色不再潔白;黃變綠,則可能是化學作用、氧化或光照造成的。這些都是外因助緣形成的新因,才有後來的果。

即便如此,顏色經過一年仍會改變,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這並不表示因果不存在,反而正好證明「無常」本身就是因果的一部分。無常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新的因不斷出現,才導致新的果。因此,無常本身也是因果法則的顯現。

最初的因,隨著過程中種種助緣與變化,會形成新的因,這些新的因再和合,就必然產生新的果。這就是合理的因果報應,因此因果的真實相是不滅的、是確定的。

世間一切法,包括我們人與萬物的存在,都是在因果報應的和合之中成立的。就好比有人想成為企業家,要想得到「企業家的果」,首先必須去研發產品、建立行動計畫、建設工廠,遇到困難也要堅持不退縮,當一切因緣和合順理,最後就一定能成為企業家。

如果一個人每天沉浸於作詩、填詞,因為種下了「詩」的因,所以結果必然是成為詩人。作詩的因與辦廠的因不同,當然得出的果也不一樣,這就證明了因果的原理絕對不會錯。

有人可能會質疑:「辦工廠不一定會成為企業家,還可能觸犯法律而變成罪犯。」的確如此。因為辦工廠的過程中,有很多不同的中間因緣在參與,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走在正道上。如果在辦廠的過程中違反因果的法則,就會得到相應的「果報」。

例如,國家規定工廠必須依法納稅,如果企業負責人私心作祟,偷逃稅款,甚至以假亂真,用劣質酒精冒充好酒販賣,這就是違法的行為。結果國家一定會用法律制裁他。這樣一來,雖然最初的「種因」是想辦工廠,但由於後來的行為違背正道,果報就變成被定罪受罰。

因此,建廠只是種因,之後的行為如果逆因果而行,違背正理,就會導致不好的果報。這正是因果律的科學道理──不是「辦廠」錯了,而是中途的行為錯了,因而得到與錯誤行為相對應的報應。

因此,因果並不是單純的「唯心說」或迷信的觀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樣確定。了解因果的規律而不去錯誤顛倒,就不會誤入歧途。若能順著正確的因緣種下善因,必然會帶來利益民眾、利益國家的善果。

人活在世上,必須依靠群體而生存,所以應當為群體謀幸福,而自己也就在其中得福。人不應該沉迷於算命、看相、風水、陰陽、神鬼之說,把它們當作科學,而是要用因果的真實相來檢驗、理解這一切,親自去體會、承受因果報應的結果,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這篇文字,只是我根據自身對因果的實際觀察,所寫成的簡要綱要,談不上是聖人之道,只願做個引導,供諸位參考與思考。

【菩提心行】只有佛陀才能了徹每個眾生的因果實相

只有佛陀的覺境才可以一念之間照見所有眾生的因果實相。 因此,修行學佛當從因果入手,因果就是佛法的根源和本體。正如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說法:“要知萬法皆因果,善因得善報,善報結善果,善果獲正法,依法圓福慧,步入成就境,脫離眾生苦,了脫生死輪,圓滿成佛道”。 我們當依佛教戒明信因果,不錯因果,如法修行,才能轉化因果、直至福慧圓滿,最終了徹因果,覺證菩提聖道。

本文連結:H.H.第三世多杰羌佛五明成就–《多杰羌佛第三世》學術論文「因果實相  正諦篇」

更多文章: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 -《淺釋128條邪惡見和錯誤知見》 是佛教徒證成就聖果的鐵定法規,是因果的規律

第三世多杰羌佛是什麼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